應敎導學生“不賭”的規範
學 師
應敎導學生“不賭”的規範
前兩期的同工分別提及品德與公民科應敎導學生的“誠信”及“感恩”,今期本人想說的是應敎導學生“不賭”。相信老師們都會認同自小敎導學生遠離賭博是應該的,以下本文將介紹在學校預防賭博敎育所遇到的挑戰及期望。
從事多年品德與公民科的敎學工作經驗中,在與學生討論賭博的問題時,較有感觸的就是這幾年社會的變化實在太快。幾年前,學生會明確地表示賭博是不應該的,應遠離。但近這幾年,當我和學生討論時,發現他們對於賭博的態度漸漸起了變化。有人認為去賭場大賭的才是賭博,一般的打麻將及賭波都不算。所以本人也按情況不斷地調較敎學的內容。
我會選擇合適的敎材及剪裁敎學資料,以糾正學生逐漸偏離的軌道。關注學生怎樣看待賭博為切入點,與他們討論社會上有些人認為“小賭怡情”、“小注只是遊戲,不是賭博”的想法。透過個案分析請學生討論一個人怎樣由社交賭博漸漸地變成病態賭徒的過程,及其引起的後果為何。以現實例子打動學生的情感,以問題引發其理性思考,從而作出正向的判斷。過程中,我觀察到學生的衝擊和反應,賭博的誘惑眞的是存在的!
曾與其他學校的老師傾談,他們認為現在的學生及其家庭情況改變較大,部分學生的父母或家庭成員有可能在賭場工作,對於賭博的概念也許和以往有所分別。翻開一份由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進行的《澳門靑少年賭博價値觀及參與現況》的硏究報吿(2010),雖然按硏究的總結,認為對比之前的硏究來看,靑少年人對賭博價値觀的看法和認知逐漸正確,但是本人發現有些數字値得大衆關注。其中對於向靑少年人提問“適量地賭博是無害的”竟有47.3%表示“極同意、同意”,只有32.7%表示“極不同意、不同意”,20%表示“中立”,反映靑少年人對賭博的危機意識不高,竟以為“小注怡情” ;尙有一問是“一般的打麻將、球類投注、玩啤牌等只屬娛樂或社交活動,是無傷大雅”,有67.3%受訪者表示“極同意、同意”,只有10.4%表示“不同意”。
本人期望社會要明確地向靑少年人提出“不賭”的觀念,培養靑少年人正向的價値觀,家長要重視以身作則,為子女樹立榜樣,確立“不賭”的行為規範。
學 師